■通讯员 陈凯
在永嘉县公安局的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证保护中心内,墙壁上“太阳总会升起,正义永不缺席”的标语,在日光下折射出温暖而坚定的光。这座于今年1月10日揭牌运行的中心,正以崭新姿态,为受创童年点亮法治明灯。
近年来,永嘉公安向新而行,聚焦未成年人保护痛点难点,以“专业协同、柔性执法、社会共治”为功能定位,精心打造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证保护中心。中心清晰划分检查取证区、调查询问区、心理疏导区三大功能区,着力破解未成年人保护的核心痛点,最大限度避免未成年人在司法程序中遭受二次伤害。
今年3月,一名未成年少女遭受侵害后报警。中心迅速启动“一站式”闭环处置机制,民警、检察官、医生、心理咨询师同步响应,一小时内就完成医学检查、证据固定、询问取证等司法程序。
以往,未成年受害人需辗转医院、派出所等多处场所,身心俱疲且证据易损。而如今,中心将医学检查、证据固定、询问取证等关键环节整合,实现“一站式”闭环处置。民警、检察官、医生、心理咨询师同步响应,40分钟内便“跑”完原本需要大半天的流程。这不仅显著提升了处置效率,更关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了未成年受害人在不同场所奔波、反复陈述创伤经历所带来的二次伤害风险。
高效的背后,是专业力量的精准赋能。“女性未成年受害者,面对异性询问时,心理防御值会显著升高。”执法管理大队民警胡铁斌解释道。为此,中心从机关内遴选13名业务精湛、富有同理心的女民警组建女子办案队协助办理女性未成年人案件。运用专业培训的沟通技巧打破受害人心理防御,同时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法制及刑侦民警全程指导,形成“女警主导、多警联动、检法协同”的专业闭环。
不止于专业机制的协同高效,中心内对未成年人的“柔性”保护,也体现在每一处细节里。在调查询问区,墙面上没有冰冷的规章制度,桌面上警察小熊,墙边几株绿植探出嫩绿枝叶,配合柔和的灯光、温馨的色彩,整个空间没有丝毫传统办案场所的冷峻与压抑,反而像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少儿活动室。“柔性”保护更体现在执法全过程的人文关怀中。女子办案队凭借细腻共情能力与专业培训技巧,逐步引导被害人敞开心扉,既保障取证质量,又最大限度降低心理冲击。中心设计“询问室直通心理疏导区”的动线,让受害人结束询问后能即刻转入心理干预,避免等待造成二次焦虑。
“未成年人保护从来不是一家的事,需要全社会拧成一股绳。”永嘉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法制大队大队长王志成表示。中心汇同检察院积极联动关工委、妇联、教育等部门,组建专业帮扶团队,将社会力量融入保护全流程,根据不同受害人的特点提供针对性帮扶。对需要法律支持的家庭,中心衔接法律援助机构,第一时间指派律师提供服务;对生活困难的受害人,同步启动司法救助程序……这种“公检主导、社会协同”的模式,让关爱从中心延伸至家庭、学校、社区,形成“发现—干预—帮扶—跟踪”的完整关爱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