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绿洲
  版面导航
·  三毫米的怒火与三十小时的奔走
·  “衢州籍”猴头杜鹃花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三毫米的怒火与三十小时的奔走

■李文华

“当初讲好,说一楼地面要一样高,协议都签了!现在又故意把门槛拔高,这摆明了欺负人啊!”“他过分在先,那就不要怪我无情。”天湖村的村民许二,对赶来的民警老王恣意宣泄着内心的气愤。

70岁的许二与74岁的许大因建房发生矛盾,许二掀翻了许大家的地砖,最后打起来了。村干部赶来劝架都拉不住,只好报了警。看起来是为门槛,其实两家的矛盾由来已久。

一年前许大家建房时,许二认为他家地基北角高了自家2厘米,就出手阻挠。民警老王多次走访劝和,联合多方力量调解,双方协商好,许大家自建房的总高度、楼梯、天沟、一楼地面都必须与许二家一样高。

如今许大家的房子已经盖好了,正在装修。但是许二去现场测量,发现许大家的大门门槛比自己家的高。恐怕自家的风水运势被对方压住,一气之下,许二回家拿了撬棍,把许大家一楼已经贴好的地砖全部掀翻。

民警老王来了,许二和许大都给老王面子,毕竟是老熟人了,事态暂时得到控制。老王熟练地用红外线检测仪测量了一番,又把两人拉到村委会议室开始谈话。“许二哥,误差不大啦,我测了,3毫米。”“咱们农村讲‘一寸二寸师傅扪扪’(方言:因手艺差别导致的误差)不像是刻意增高。”没等许二反驳,老王继续道,“当然!如果是故意放高,那就不行。”老王还当众给建筑工人打起电话,工人表示,许大、许二都是自家亲戚,一直是一碗水端平的。

误会理应解除了,但许二的情绪却愈发激动起来。老王凭借多年的调解经验一眼看出,许二这是因冲动掀了地砖,下不来台,恼羞成怒。

别看闹得凶,其实,许二和许大是亲兄弟。许二家起新房早,盖房时曾和邻里闹矛盾,埋怨许大没有帮忙还冷言冷语。后来许大盖新房,他就借地基的事阻挠施工。老王希望两兄弟和睦,反复斡旋,也是那时学会了使用红外线检测仪……为了解决“3毫米”矛盾,隔天,老王联系了两人都相熟的亲戚来讲和,但是谈了3个小时,许二就是咬死“3毫米”不让步。

过了两天,老王又找亲友上门劝解……调解推进期间,两家多次发生口角,甚至多次报警,老王总是火速赶到。他深知,不及时解决掉矛盾,小事很可能变成大事。为了早日消除隐患,老王只能再次爽约既定的家庭活动,放弃休息。

周六早上,结束24小时轮值刚回到家的老王,和妻子交代一番后,又匆匆出门了……天下着雨,许二没干农活,老王约他到周遭几个自然村的村支书家,当面“量尺”举证地基和门槛比别人家低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周日早上六点,许大一个电话打过来,因风寒沉睡的老王又赶紧起床……

周一,老王约许大、许二到派出所,拿出一起民转刑的案例给他们讲法。许大许二对这起案件早有耳闻,但直到老王介绍,二人才知道后果严重,没有一个赢家,甚至严重影响了双方其他家庭成员的工作生活。再加上实地探访曾见证惨案发生的地方,老王直言,这个案子,起初也就是因为盖房的一点小冲突。

接着,老王找许大谈心:“你把门槛调低,表面上看是你服软了,失了面子。实际上,你是得了里子,不影响工程进度,早日住进新房。有慧眼的人心里都有把‘尺’,你是不想兄弟闹得不好看,以德待人,大家会更尊敬你!”

老王不断地请外援、劝解;换方向,游说……在许大、许二两家来回奔走了近20次,就算按15次算,每次2小时,也是30个小时的投入。终于,两兄弟冰释前嫌,重归于好。许大和许二都说老王的“尺子”有理有据有温度,服气。

许大顺利进了新房,老王路过时,远远地就被热情招呼进来喝茶。许二也客客气气,拿出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好东西招待老王。老王也不客气,爽快地尝一尝:“嗯!好吃!”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