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人:杭州市公安局 张昊天
大家好!我是杭州公安民警张昊天。
我出生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是一名“95后”,今年是我加入警队的第4年。而翻开杭州公安的历史,75年前,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安局便已挂牌成立。城市英雄,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心里很忐忑,为什么会让我一名从警才4年的新民警来讲前辈们的英雄故事?我想要找出一个答案。
我的朋友经常会问我,你们警察是不是真和电视剧里那样,经常有大案要案要破,成天都惊心动魄的?
每次听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告诉他们:现在社会治安越来越好,人民警察除了要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更多时候是平常生活中的无名守护者,烟火人间、时代发展都少不了我们。在杭州,这些守护者里,有身着藏蓝、为人民服务的民警、辅警,也有街头巷尾、热心参与群防群治的128万义警。
我们同样守护着西子湖畔的每一步城市发展。历代国家领导人视察、各国政要来访、中意、中塞警察联巡,随着杭州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它也更需要保驾护航。
2015年4月,护航G20杭州峰会的集结号吹响。战友们闻令而动,全力以赴,使命必达。
特勤局吴艇带领团队,通过科技创新,构建出一整套安全监管工作体系;景区分局李剑靠一张“铁嘴”不断提高矛盾化解质效,赢得群众赞誉,保障各国宾客顺畅出行;桐庐社区民警汪阿顺危急时刻,命悬一线窗口救人;交通协警礼为奇,及时预警城市道路重大险情……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每个人都像一道微光,用自己的能量照亮着周围。而就是这一道道微光凝聚在了一起,才散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成为守护钱江两岸的辽阔星河。
如今,杭州连续17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获评全国首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这些荣誉背后,也是杭州公安在平安建设新赛道中的“忠诚之答”。
一年有一年的使命,一年有一年的精彩。去年,杭州亚运会举办,赛场内外,公安队伍的藏蓝风采也更加闪光。
容纳各国运动员、教练裁判、新闻记者的亚运村,面积有150多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安全守卫工作可以说事无巨细。民警施国荣从两年前建村开始就参与其中,主要负责亚运村内安保团队的管理和调配,被称为亚运村的“活地图”。坚守600多个日日夜夜,他走遍了村里角角落落,每天微信步数一两万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在他看来,只有对每一个位置都了然于胸,才能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女警官公蓓,是一朵“铿锵玫瑰”,负责带领团队护航亚运火种采集。现场外围方圆近9公里区域,他们精益求精,逐条逐路、逐点逐线细化方案,修改多达十几版。她说:“护航方案就像一幢复杂大楼的设计图,人们看到的只是大楼外貌,但其实内部结构和细节装饰才最重要,这个过程必须反复研究、修改,沉得住气更关键。”
被称作“马路平安舞者”的交警蒋定军,是全国公安二级英模,坚守岗位,服务群众24年,首创潮汐车道工作举措,有效利用道路资源缓解高峰拥堵。亚运会期间,他更是用招牌的微笑表情、娴熟的指挥手势,把道路当成舞台,在滚滚车流里,随着闪烁的信号灯,完成了一支“平安之舞”,成为杭州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随着亚运会的开幕,西湖边的游客更多了。断桥边,有位特别爱帮助人的老民警,执勤19年,每天一上岗,就几乎不间断工作15小时,还要时刻挂着12斤重的警用装备。长久的负重站立让他双腿出现严重静脉曲张,医生建议他转岗,他却笑着说:“什么职业能没点病,这几十米长的桥离不开我。”问路、咨询、求救,他每天都会处理上百件,像一枚默默无声的钉子,深深扎根在湖边。他就是“断桥大白”陈宗耀。
这样的平凡守护,在杭州公安队
伍里无处不在。空港、车站、街道、检查点……都有我们的小伙伴。很荣幸,我也是其中之一。亚运会开幕式当晚,我接到的任务是观众车辆转运停放,几百辆公交大巴从我身边一辆辆快速驶过,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畅快。结束的时候,不到40分钟,超过7万名观众就“丝滑”离场,连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都点赞:“现场组织非常有序,可以说,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开幕式!”虽然我和我的战友们没能目睹赛场上的精彩,但同样无比自豪,“智能、无感、动态、和谐”的护航使命,我们完成了。和金牌同样闪耀的,就是我们公安队伍里一个又一个的感动瞬间。我想,我现在已经找到了答案。英雄的故事从来都是未完待续。人们礼赞英雄,而英雄从人民中走来。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警察,我也会继续用平凡守护平凡,用爱帮助每一个需要的人,用忠诚为这座城市增加更多荣耀。这,就是我的城市英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