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每当夜幕降临,长兴的夜市、景区便迎来人流高峰。如何确保安全有序?无人机便成了“空中交警”!在图影龙之梦景区、太湖9号公路等热门地段,无人机利用高清摄像头和喊话器,实时监测人流车流,发现拥堵立即喊话引导。今年以来,无人机夜间巡航336次,累计230小时,帮助找回走失老人、儿童37人,车流疏导效率提升30%。“以前靠人力巡逻,现在无人机‘站得高、看得远’,还能精准指挥,效率翻倍!”执勤民警感叹。
更厉害的是,无人机还搭载了智能识别系统,能自动检测火灾隐患、违停占道、异常行为等。比如,在巡查中发现某小区消防通道被堵,AI立即报警,民警5分钟内赶到处理。“以前靠人力巡查难免有疏漏,现在无人机‘扫一眼’就能发现问题。”舒正秋说。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技协无人机专委会指导长兴成立全国首个职工技术无人机基地,培养了一批顶尖“飞手”——目前已诞生2名
“全国技术能手”、1名“省级技术能手”,还有12名技师和42名高级工。这些“飞手”不仅服务警务,还助力农业、救援等领域,成为低空经济的“生力军”。
从灭火救援到交通疏导,从AI巡防到警民融合,长兴公安的无人机“天团”正用科技力量织就一张平安“防控网”。
“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无人机在科技创新与社会治理融合中的引领作用,推进打造县域低空共治中心,进一步整合部门职能、汇集低空资源,为县域低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戚继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