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警事
  版面导航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守护烟火“渔市”守望共富梦想

■通讯员 顾蔚

“以前市场里的纠纷可不少,现在市场有家‘鹭林里’,商户有了矛盾,或者遇到困难时,都喜欢到那里找民警聊聊天、帮帮忙。”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海鲜批发生意的安老板对市场的变化感触颇深。

市场经营户口中的“鹭林里”,坐落在市场西北角,是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警务站。“鹭林里”警务站不仅是市场警情处置中心,还集流动人口登记、法律援助、矛盾调解等功能于一体,是一个如邻里般的栖息地、没有围墙的“服务鹭岛”。

近年来,宁波市公安局江北分局以护航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经营为抓手,全力打造平安繁荣的“渔市”环境。由民警辅警、市场安保组成的合成力量24小时不间断值守,对发生在市场内的警情,由民警辅警和市场安保同步出动,当场解决纠纷矛盾。遇到一时难以化解的,由社区民警、专业调解员、街道干部后续多方联调联处,以此逐步实现非警务类警情分流,推动公安主责主业回归。

“水产品批发市场自带江河湖海万般滋味,这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维护市场平安、稳定、有序,人人有责,以和为贵。”孔浦派出所副所长王有毅介绍,“在‘鹭林里’警务站的治理理念中,共建共治共享是绝对的核心。”

近年来,由孔浦派出所牵头,吸纳市场管理方、市场经营户、银行等各方主体,构建“组团式”共治联盟,每月召开市场警企会商联席会议,通报高发警情、案情,分析矛盾风险,实现信息联通和处置联动。

市场内设立一级“综治网格”1个、二级网格11个,推行属地街道与市场管理方相关负责人共同担任网格长的“双长组团”模式,民警辅警、司法调解等13名组团力量“入格入群”。线下线上联通,完善市场“基层智治综合平台”应用,对综治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隐患,第一时间介入并建立高发问题热点区域,提高后续治管的针对性、质效性……

一系列共治举措扎实落地,开花结果,带有“鹭林里”品牌烙印的治理样板正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新老“市场人”主动加入“平安共同体”,一起共享以和为贵、诚信经营、勤劳致富的平安福祉。

依据“警企服务、法治宣传、商事答疑”的职能定位,“鹭林里”成立伊始,江北公安就在站内专门设立警企服务中心,由分局“网红”团队——“经防小探”成员轮流驻站,在知识产权保护、商业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为市场企业提供在“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并在侵犯知识产权、发票税收等重点领域开展定期巡查,确保企业经营合规合法。组建由驻站经侦民警和专业律师组成的团队,市场经营户和消费者根据实际需要“点单”“派单”,团队“接单”、晾晒“评单”,“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提供各类商业纠纷、案事件处理的法律服务。

江北公安还积极对接本市零工市场、供销展会、直播带货等资源平台渠道,为市场经营户牵线搭桥,提振带动销售本地特色水产品的“网商经济”“直播经济”业绩长虹。

近两年来,发生在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内的刑事、治安案事件数呈逐年下降态势,2024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压降55.6%。“鹭林里”警务站推行的专业市场治理模式——“六零工作法”,入选浙江省、宁波市两级新时代“枫桥经验”标志性成果案例,被省委政法委命名为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