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郑熠炯
对交通事故伤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从交通事故发生那一刻开始,到场处置、先期救援、远程连接、送医救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与时间赛跑。为此,杭州交警跨前一步,积极联动医院、急救中心、消防等部门,并肩作战、紧密协作,实现信息互通、在线救治,为生命争分夺秒。
依托警医联动机制,杭州交通事故救治成功率逐年上升,最大限度挽救生命,减轻很多人的伤残程度,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屏障,为全市道路交通亡人事故持续下降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方通话,争分夺秒,打造院前院内“绿色通道”
为确保交通事故重伤员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杭州交警与市急救中心、市消防救援支队建立三方通话系统并制定共同交通事故接警问询模板,发现交通事故重伤员的,交警部门第一时间通报急救中心,需要进行破拆救援的,及时通知消防救援支队。同时,规划救援最优路线,一路护航保障。此外,建立警医联动工作群,汇集120急救中心、全市主要医院和专家力量,第一时间启动工作群,保障信息互通,为下一步开展医疗救治做好充分准备。属地大队干部第一时间前往伤者救治医院,积极对接协调救治工作。
定点救治,线上问诊,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杭州交警按照交通事故救治定点医院的基本条件,与浙医一院等7家三甲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并授予杭州市交通事故创伤救治定点医院牌。按照“就近、就全、就专业”和“能送尽送”原则,在遵循家属意愿的前提下尽可能将伤者送往定点医院救治。同时,聘请与交通伤急救最直接的急诊医学科、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等11名浙江省内权威医疗创伤救治专家为杭州市交通事故重症救治特聘专家,为救治处置提供咨询、协调、指导甚至直接救治。
通过交警发挥纽带作用,省市定点医院与边远医院结成日常对口指导关系,一些医院加入全省创伤急救联盟,边远医院的医生得到省市专家的经常性在线指导,专家在救治群内共同分析、研判伤情,指出救治的关键点,甚至上门手把手指导手术,边远医院救治能力呈现逐步增强的趋势。
多管齐下,协同治理,有效缓解医院周边交通压力
由于医院交通需求的特殊性和交通资源限制,医院周边停车难、行车难历来是城市交通焦点问题之一,也是交通综合治理重点。今年以来,杭州交警以浙医一院为例,针对医院周边交通流线组织不畅、交通设施供需矛盾突出、公共交通出行就医不便、临时停车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成功探索实践形成“绿色停车+车种分道+信号协同+公交优先+路面整治”的综合治理新模式,取得了交通秩序改善、通行效率提升、送医就医更加便利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