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豪 樊益妃
溪水潺潺,古桥横卧,缙云以仙都闻名,这里宛若仙境。
入夏以来,缙云县迎来了八方游客,美景相伴、平安相随。缙云县公安局将警务延伸至广场商圈、公园夜市、景区景点和市民游客身边,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治出一片仙境新“枫”景。
近年来,缙云公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树牢主防理念,持续擦亮“山区共治”警务金名片,不断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
警力向“下”赋能
“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才能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8月初,五云派出所高铁新城警务室民警应国兴在日常走访中发现一起矛盾纠纷。
张女士是辖区一家商铺的业主,她向社区反映,她的商铺因受邻居商铺影响,导致墙体部分脱落,影响商铺的出租和运营,但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应国兴马上联合综合执法部门及社区介入调查,组织调解。最终,张女士商铺的损失得到修复,双方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把“千条线”拧成“一根绳”,缙云县公安局做强综合指挥室信息导防、社区警务队前置预防、案件办理队以打促防,着力夯实基层薄弱点。
据了解,为破解警力不足难题,五云派出所探索“警网融合”自治模式,推动形成“公安+联勤队+社会力量”协同治理、齐抓共管,成立高铁新城联勤大队,下设12支联勤中队,队员167人。同时,推动成立8个村级调解室,深化“警调对接”“诉调相连”,联动司法、综治等部门力量一同参与矛盾化解。
科技向“新”发力
“有了‘零工客栈’,辖区出租房、企业、流动人口等信息,一图展示、一目了然。”最近,刚从外地来到缙云找工作的张师傅在新碧派出所民警李鹏飞的帮助下,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
今年以来,缙云县公安局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完善和升级全要素警务平台。其中,新碧派出所最新研发上线“零工客栈”数字管理应用,联合乡镇和消防、人力社保等部门,构建集出租房屋与流动人口管理、员工求职、社会治安管理于一体的数字化管理模式。
新碧派出所依托“零工客栈”正搭建起灵活就业服务网络,建立求职“暖心房”,面向来缙云务工人员“空窗期”居无定所问题,提供免费热水、基础药品、基本生活用品等服务。
现在,走进新碧街道的缙云经济开发区,工厂运行繁忙,新材料及综合、现代装备、智能家居等新产业落地实现高品质发展。
治理向“防”夯基
“正道讲和、联调中心,靠谱!”8月19日,缙云县公安局壶镇派出所民警朱俊任深入辖区夜巡时,发现一企业有人因合同纠纷发生争执。民警请双方当事人来到壶镇110联调中心,“正道讲和调解团”成员吴陆春参与,依法组织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推动治理从“独角戏”变为“大合唱”,壶镇派出所构建党建引领、公安主动、部门联动、群众发动、社会协同的“正道讲和”调解体系,迭代升级壶镇110联调中心功能,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壶镇派出所坚持多跨、多元、多源共治,制定多方共调、专业指导、分类流转联调三机制。同时,将110联调中心、商会调解委等55个调解组织、153名调解员整合,合力解纷,打乡贤牌、办群英会,年均调解纠纷1700余起。
从“九龙治水”到“攥指成拳”,如今,缙云共有42支义警队伍,828人专注矛盾调解、治安巡逻、应急救援等风险隐患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