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要闻
  版面导航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版 下一篇
【字号    返回主页
8000多名生态警长守护绿水青山浙江召开生态警务建设新闻发布会

本报讯(见习记者 徐子渊 通讯员 张范)山水之间,藏蓝守护。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浙江,一场以“警察蓝”守护“生态绿”的警务实践正在全省深入推进。9月29日上午,“守护生态美好 护航绿色发展”浙江生态警务建设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会上发布了全省生态警务建设工作情况。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黎伟挺出席发布会并介绍相关工作情况。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公安机关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率先在全国以省政府名义高规格部署生态警务,以“警察蓝”守护“生态绿”,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助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保持严打整治态势,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浙江公安坚决履行主责主业,依法严打环境资源领域违法犯罪,一体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2024年以来,累计侦办破坏环境资源领域刑事案件240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753名。在严打整治中,浙江公安强化数智赋能精准打击,运用人工智能、无人机、热成像、物联网等先进科技手段,构建全域感知立体防控网。同时,完善行刑衔接联动打,提升打击质效。

创新生态警务载体,提升协同治理效能。浙江公安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运用共治的理念、机制和方法,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生态警务建设的实施意见》,凝聚生态协同共治最大合力。浙江建立完善“生态警长”体系,建设生态警长队伍共计8079人,新发展“生态义警”队伍100余支,打造“生态警长+网格员+志愿者+公益组织”的生态守护共同体。此外,浙江公安高效运行行刑共治中心,并分类布建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不断延伸服务和监管的触角,不断提升生态共治效能,以“有感服务”实现“无感监管”。

优化公安增值服务,促进生态价值转化。浙江公安集成公安政策服务,主动靠前,能动履职,助力拓展“两山”转化通道,让生态“高颜值”催生更多经济“高价值”。浙江公安全面保护生态品牌,同时积极助推生态旅游。浙江公安还主动服务海洋经济,深入践行海洋强省战略,助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

省生态环境厅、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湖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就浙江生态发展相关内容回答记者提问。

平安时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