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凌宇
青春何以澎湃,激情谁来呵护?这个一次次叩问、一次次求解的问题,而今,在浙江又有了新的答案。
4月27日,第十三届“浙江青年五四奖章”名单揭晓,20人获奖,其中3人是返乡创业青年。这一结果清晰地表明,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里,青年力量正喷涌而出。他们用实干证明乡村绝非发展的“边缘地带”,而是施展抱负、成就事业的梦想天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
但青年返乡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获奖者之一、宁波鄞州姜山归本水稻农场负责人汪琰斌对那个7月记忆犹新——“双抢”农忙时节,农场及周边区域的百余个水泵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灌溉系统陷入瘫痪。新采购的设备一时难以到位,这名年轻的“新农人”心急如焚。关键时刻,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迅速响应,争分夺秒开展侦查,不到72小时就将被盗水泵悉数追回,及时化解危机,让生产重新步入正轨。这件事折射出青年返乡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也凸显了外部保障力量的重要性。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要加强对乡村本乡本土人才培养与外部人才引进。如今,浙江全省已累计培育农创客8.4万名、现代“新农人”26.5万名,如何为投身乡村的青年创业者提供支撑保障,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要课题。浙江公安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纵深推进共富、共治、生态“三大警务”建设,从服务、安全、生态等多维度发力,为青年打造舒心、安心、称心的创业就业环境,让新思维、新技术在乡村落地生根。
在政务服务层面,浙江公安致力于服务“零距离”,让青年在乡村创业更舒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安吉推出“青年创业者一站式专窗”,全面放开放宽人才落户限制,优化居住证办理等流程,并配套“共有产权住房”政策,解决青年扎根乡村的实际问题;侨乡青田组建“砺翼”战队,针对华侨青年返乡创业需求,提供“跨国服务包”,解决资金解冻、跨境公证等难题。这些贴心服务,消除了青年创业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全身心投入事业发展。
平安是创业的根基,浙江公安做到了全方位守护,让青年在乡村工作更安心。余姚梁弄派出所联合多方共建“红锋共富联盟”,为青年创业项目提供“治安安全套餐”服务,帮助挽回经济损失20.3万元;嘉兴南湖警方破获侵犯影视著作权大案,为青年传媒企业挽回巨额损失。从日常治安维护到打击侵权犯罪,从风险防控到产业护航,浙江公安织密了乡村创业的安全网。
生态是乡村振兴的底色,浙江公安下足功夫,让青年在乡村创业更称心。两年前,阮杰怀着创业理想返乡,如今,依托安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他主理的瀑布咖啡馆已成热门打卡地,事业蒸蒸日上。成绩的背后,是安吉305名生态警长的持续守护。生态警务自湖州公安首创后很快在全省推广,8000余名生态警长、215个联勤工作站与超万名义警,组成全覆盖巡查网络。他们穿梭山林,用无人机监测生态安全,打击破坏生态行为,让乡村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不仅成为旅游名片,更为青年返乡创业提供了环境基础和发展底气。
浙江公安以实际行动表明,乡村振兴的希望需要坚实守护。只有筑牢安全防线、做细政务服务、守好生态环境,才能让青年入乡创业的种子在乡村的沃土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当清晨的阳光再次洒向田野,汪琰斌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在他们身后,那股无声却有力的呵护力量,始终在默默支撑,让返乡青年尽情挥洒汗水和激情,也让乡村的原野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