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曹丹晨 通讯员 章艺锏
从谷来镇千年榧树香飘万里,到三界镇嵊北粮仓田连阡陌,再到贵门镇两山耸秀、云海茶香,无不展示着嵊州市农林发达、景色宜人。
作为平安建设的主力军,嵊州公安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聚焦“生态、共治、共富”目标,创新推出“兴农警长”制度,探索建立预警、解困、助销为一体的全链护农优产体系,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为建设和美乡村保驾护航。
以共治护生态,织密生态安全网生态是乡村振兴的底色,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为此,嵊州公安建立生态联合保护作战中心,并依托遍布城乡的“兴农警长”,构建起一张严密的生态安全预警网络。
长乐镇有南山水库、丰潭水库、剡源水库和辽湾水库,是一级水源和备用水源保护区,承担着全市80%的饮用水供水资源。南山水库生态联勤警务站作为重点区域生态联勤警务站之一,集政策咨询、矛盾化解、平安宣防等综合内容于一体,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其中常态入驻的,是以森林警察、社区民警为主体的“兴农警长”。
长乐派出所副所长施骏便是其中之一。他联合“南山盾”义警组织组成专职群防群治队伍,通过建立水陆空“三位一体”巡防体系,打开水空视角,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巡防,有效预防非法捕捞等破坏生态资源的行为。
从长乐到全市,嵊州公安已构建起以生态保护联合作战中心为龙头、3个重点区域生态联勤警务站和271个联勤警务点为支点的兴农服务阵地网络,不仅实现农林业生产隐患的全域预警,更形成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谷来镇以香榧产业闻名,全镇3200多家香榧种植户,年产值近3亿元,但榧农之间常常因为林木所属问题产生矛盾。“夏季行动”期间,谷来派出所接报一起林木属权纠纷警情,最终在“兴农警长”、驻村干部、联系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双方达成和解。
榧林纠纷是众多林农业纠纷的缩影。嵊州公安打造纠纷化解全闭环机制,紧盯土地纠纷、林地界限等涉农问题,建立“一林地一档”户籍化管理,并将“兴农警长”、驻村干部等姓名、联系方式统一上墙,吸纳乡贤等力量跟踪督办各类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助力农林经济发展。
以生态促共富,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产业发展,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新时代乡村发展指明方向。(下转2版)